余杭区径山镇双溪老街上有座远近闻名的老房子,建于清代中期,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坐西朝东,占地800多平方米,前后两进两天井,牛腿、门窗上雕刻人物、花草等纹饰,房子前后还有小片广场,因原居民姓张,当地俗称张家台门,也是中共临余工作委员会(下简称临余工委)旧址。
1940年初,中共浙西特委根据党组织发展和革命斗争需要,决定成立中共临余工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双溪集镇张家台门二楼召开,参会人员有10余人。罗希明在会上传达了浙西特委的指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布置了工作任务。临余工委由罗希明任书记,委员4人,下辖4个支部和一个小组,共有党员38名,属当时浙西特委直接领导的10个县级党组织之一。 临余工委成立后,以建立抗日救亡组织和散发传单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农民进行减租减息、保蚕保粮的活动,在人民群众中播撒革命的种子,在余杭西部山区结出了红色果实,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和余杭的抗日救亡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3月中共余杭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径山龙潭成立后,张家台门主人张齐珍主动捐稻谷7000多斤给余杭县抗日民主政府,支持抗战。
2019年,径山镇政府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座谈,编制了修缮和复原方案,对张家台门进行了整体修缮,恢复了古建筑的历史风貌,保存了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