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桐源是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下浙皖特委就在里桐石门塘建立了地下党组织——梓桐区委员会,也可以说,中共淳安县委前身就在梓桐石门塘。
革命先烈领导和组织群众与封建反动势力展开了不屈的斗争,1936年7月,中共浙皖特委委员徐谓滨在章坑发、陆万才、陆万祥等人的带领下,来到梓桐源的石门塘、公坑、姜家村等地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石门塘、程家源、公坑、墩头、板桥、姜家等地都组织了农民团。石门塘全村贫苦农民都参加了农民团,姜志发任团长;姜家村姜邦和任团长;程家源村程樟林任团长。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吸收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23日晚,徐谓滨、陆万才、陆万祥等人在姜家村(今姜宅)姜志才家开会,正式成立梓桐区委,下辖4个党支部,活动范围包括公坑、姜家、板桥、花果庵、程家源等地。而区委设在石门塘,石门塘人姜志坚则是中共梓桐区委的首任书记。
根据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下浙皖特委在浙江安徽两地,分别成立中共淳遂中心县委和中共歙县中心县委,并决定在淳遂中心县委下,分设中共淳安县委和遂安县委,取消中心区委建制。中共淳安县委活动区域在梓桐、鸠坑和原桐子坞等乡镇境内,无固定活动地点,成了“流动的中共淳安县委”。 中共淳安县委成立后,在特委和淳遂中心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深入梓桐源和鸠坑源,宣传革命道理,培养革命积极分子,发展地下党组织和红军组织。淳安县梓桐镇石门塘村,曾一度成为流动的中共淳安县委和梓桐区委的主要活动区域。
为充分发掘这一段红色历史,淳安投入了资金100万余元,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流动的中共淳安县委纪念馆。2020年10月25日,流动的中共淳安县委纪念馆在梓桐镇石门塘自然村开馆。该纪念馆和红色主题广场分别建立在石门塘村大会堂和姜志坚宅基地上。纪念馆通过“历史背景篇”“县委诞生篇”“武装斗争篇”“血鏖淳遂篇”“英雄人物篇”“组织沿革篇”等六大篇章,集中展示了淳安早期共产党人在石门塘期间开展的斗争,立体化呈现了革命老区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