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六:清河岁月
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杭州市方志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南宋御街→杭州九墙→张小泉近记剪号旧址 →胡庆余堂
01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杭州市方志馆)

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杭州市方志馆)于2020年5月20日经过中共杭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正式合并,分为北山馆区和望江馆区。
望江馆区地处杭州市望江路266号,位于杭州南宋御街南端,胡雪岩故居正对面。总占地面积2900㎡,设有杭州概览、灵秀江南、政通人和、人杰地灵、文化渊薮、物阜民丰、民俗风情、修志问道8个展厅,在展厅外围有1500㎡的户外庭院和290㎡的志书储存阅览中心。展陈内容以杭州地情为主,按照地方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原则,突出杭州作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展现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2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路和中河交叉点的西北角,总用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展示露明遗址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一座依托德寿宫遗址,以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为主,同时展示南宋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的遗址专题博物馆。
2020年底,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和各方专家系统性地对潮湿环境下的遗址进行病害防治,并依托文献、古画和现存宋代建筑等实证资料,对德寿宫宫廷建筑及北苑开展复原研究,最终向公众呈现了一座露明展示大、等级高、复原研究充分的南宋皇家建筑园林遗址。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分为重华宫正殿复原陈设展区、南宋历史文化陈列专题展区、重华宫正殿遗址本体及德寿宫遗址考古成果展区、慈福宫正殿南宋临安城专题展区和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本体展示区。为了解决土遗址可看性差的问题,博物馆还采用3D互动装置、数字投影、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多种数字化手段,营造出原真性、即时性和沉浸式的观展效果。在博物馆,观众可以欣赏复原展示的宋韵风格的宫殿建筑组群,走进殿宇,领略南宋宫廷生活场景,也可以走入地下,在保护大棚内近距离了解遗址现状,还能在“从杭州看见南宋——南宋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系统了解南宋文化。
03南宋御街

南宋时的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外,经朝天门、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即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祭祀时的专用道路。
御街是南宋时的“CBD”区域:南宋时的“御道”,作为供皇帝出行的专属道路,其设计在杭州的中心线上,而在御道的两旁,则是供平民百姓行走和进行商业活动的街市与道路,这一段位置也可以说是数百年前南宋时的“CBD”区域。
南宋临安街市所进行的商业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先是金银器具的售卖:“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谓之‘看垛钱’”。再到南宋时引以为傲的“陶瓷”,都无比受欢迎。《梦粱录》中记载的“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与现代的杭州街头相比,两段时光,繁华都一如既往。
御街保留原有的形制:南宋御街遗址被发掘后,2008年1月,杭州启动中山中路综合整治工程,2009年9月30日对外开放,成了游客们品味南宋文化的又一去处。南宋御街在设计上恢复保留了原有御街的形制。首先,仔细观察地面,大家会发现,中间是用黑色的花岗岩把街分隔成左右两边,这个其实是按照南宋时候御街的行制来打造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概念?因为御街最重要的功能是从皇宫到景陵宫去,从景陵宫把宋代祖宗的牌位给迎接回来,所以中间这一条做成黑色。
04杭州九墙

南宋御街的南面,鼓楼不到的位置,有一处“杭州九墙”。九堵墙面尺度、单体尺度结合高台尺寸,共9组,形式为现代雕塑,外框材质采用不锈铁。九墙作为历史碎片,体现了杭州城市的记忆,展现了杭州历史年轮,是杭州具有历史符号和视觉价值的老墙。
05张小泉近记剪号旧址
张小泉近记剪号,旧址位于河坊街大井巷18号,是一处前店后坊式的手工小生产模式的百年老店。 大井巷这条建于宋时的著名小巷,因井命名,蕴藏着很多值得回味的故事。巷内那口五代吴越国时凿就的大井,水质甘洌,大旱不涸,人称"钱塘第一井"。张小泉的剪刀锋利无比,靠的就是用钱塘第一井的井水来磨。
张小泉剪刀的始祖张思泉,系皖南黟县人,曾在芜湖学得精致剪刀的手艺。明崇祯年间,其子张小泉来杭开店,由于制作认真,剪刀锋利,耐用精巧,因此生意兴隆,乾隆年间,张小泉近记剪刀还被进贡作为宫用之剪,从此声名远扬。
06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内,是胡雪岩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办的国药店,地处清河坊。它和北京同仁堂并称为我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现存建筑有二进。一进营业,二进制药。建筑的木构件均选用银杏、樟木,百余年来保存完好。梁枋、隔扇、裙板雕饰精细,有人物、动物、花卉、凤鸟图案。
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位于大井巷胡庆余堂古建筑内。整个馆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陈列展厅,介绍我国历代医药名人、药物的起源、药物学的发展、中外药物交流、浙江在中国药学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第二部分为中药手工作坊厅及兴趣室,这里,老药工可以为参观者表演传统制药工艺,参观者还可以动手操作,体验制药乐趣;第三部分为中医保健门诊室;第四部分为药膳厅;第五部分为营业厅。
线路七:潮起钱塘
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 →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杭州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艮山门外“四·二六”十二烈士纪念室
01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

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是国内首个海塘遗址类博物馆,总面积6200平方米,包括遗址厅、海塘文化厅、临展厅和宋韵体验空间,是全面展示杭州钱塘江海塘文化,集收藏、研究、体验、教育为一体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一层为海塘遗址厅和临展厅,实景展现清代鱼鳞石塘风貌。二层为海塘文化厅,以“沧海桑田隔一堤”为主题,讲述海塘历史演变和堤塘修筑技术革新历程,提炼出“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的钱塘江文化新内涵。四层为宋韵文化体验空间,用开放体验的形式彰显宋韵文化特色,组织开展宋韵味海塘范的培训、研讨、体验分享等活动,将保护、传承、研学有机结合。
02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

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位于上城区机场路250号,占地560多平方米,是展示杭州笕桥抗战史迹、开展爱国主题教育的非国有博物馆,其成立目的在于缅怀抗战先烈,宣扬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挖掘笕桥抗战地域文化资源。抗战初期,笕桥作为空战的主战场,众多先辈尤其是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时至今日,参战过的老兵已化作历史回音,但是笕桥抗战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仍旧滋养着新一代的中国空军,继续履行着强空卫国的神圣职责。
03杭州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艮山门外“四·二六”十二烈士纪念室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艮山门外“四·二六”十二烈士纪念室原址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里街40号会安阁文化中心,2022年底迁址至濮家社区(建设中),是为纪念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金萧支队)艮山门外“四·二六”十二烈士而建。
1948年,进步青年邵骏奇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等学校组织一部分进步同学,组成了“团结进步社”,编印《奔流》《火花》等刊物,宣传革命思想。1949年3月,他们设法与金萧支队取得联系,金萧支队派人通过该社开展了城市革命工作,组织动员两批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师范学校学生参加游击队,帮助输送枪支弹药。为配合解放大军渡江,解放杭州,金萧支队领导指示他们趁国民党反动派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之际,打入敌人内部,伺机起事。但是活动暴露,起事未成。正当他们准备于4月12日撤离到富阳游击根据地的时候,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侦破“团结进步社”,4月11日,秘密逮捕了12位革命者,关押在六部桥直街40号。4月26日,解放大军逼近杭州,国民党反动派仓皇逃窜前,展开血腥大屠杀,12位革命者遇难。
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浙江省政府网、上城发布等